还记得,蒙曼老师曾经在《中国诗词大会》里说过这么一段话:李白和杜甫各给中国贡献了一个最美的成语,“青梅竹马”和“春树暮云”,来自春天的感觉,太美好了。说起李白这个人,似乎就没有什么诗是他写不出来的。幼年男女嬉戏玩闹、天真无邪的情谊,在他笔下,都显得更加优美动人。“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长干行》“青梅竹马”这首诗我们知道,“青梅竹马”这个成语我们也知道,李白和他的诗,从来都是家喻户晓的存在。这么一对比,蒙曼老师这段话中的另一个主人公:“春树暮云”,就显得比较小众了。说起李白和杜甫,也是很有意思的。杜甫一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国士无双形象,到了李白面前,也就只剩得下一个“卑微小弟”的形象了。杜甫对于李白,就像是粉丝对于偶像,有着天然的热爱和追捧,而不一样的,大概就是,杜甫自己也是个诗人,所以他一般都是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偶像李白的喜爱之情。“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冬日有怀李白》)“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梦李白》)而除了这些之外,题目所说的“春树暮云”这个成语,也是出自杜甫一首思念回忆赞美表扬李白的诗作,由此我们可知,杜甫对李白这份感情之深,真是李白看了都流泪的程度。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在杜甫写给李白的诗中,或怀念、或题赠,主旨永远都是赞扬李白。哪怕时间已经过去千年之久,再次看到这些坦率而真诚的诗句,都不得不承认,杜甫是李白真粉丝无疑了。尽管李杜二人相处的时间并不算多,但从这些诗中都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关系之和谐,友谊之诚挚。第一句:李白的诗是无人能敌的,就像他的思想永远飘逸洒脱,永远高于同龄,永远超凡脱俗。第二句:而在杜甫心里,他认为李白的诗既有庾信诗的清新自然,也带有鲍照诗的俊秀飘逸之气。清新和俊秀的结合体,由此可见李白诗歌艺术之高超。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庾信《奉和山池》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鲍照《拟行路难》(附庾鲍二人作品以供欣赏)第三句:我(杜甫)在渭北(长安)城中,独自欣赏着春日暖阳下欣欣向荣的树木;你却远在江东(浙江江苏一带),孤身远望日暮风寒。第四句:不知你我二人何时能欢聚一堂,共饮美酒?又是否有幸能与你共论诗文?题目所说的“春树暮云”这个成语,便是出自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句。可能大家看着这个成语,第一印象会觉得它是用来表达春天的美好和温暖的,其实,是也不是。比起这个单纯讲春意的解释,“春树暮云”更权威的解释是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就像诗中,杜甫思念李白,却因有这春树暮云相隔,以致无法相见。说起来,杜甫这首诗中,小矣最喜欢的两句诗便是这“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了,它虽然看似平淡朴实,却自有一番真性情所在,所谓言浅意深,便是如此了。闻一多先生曾热情讴歌李白和杜甫的相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是“太阳与月亮的相碰”。只是可惜,生不逢时。假如唐朝没有安史之乱,他们二人“重与细论文”,当今的文学史,是不是又能多上那么几页?春分过后,春意渐浓,只是不知,你的“春树暮云”,又在何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ugea.com/ogll/3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