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讴歌 > 讴歌理念 > 正文 > 正文

如何写好一首诗人民资讯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9 15:14:06

中国古诗词里的经典诗句我们常常歌之咏之,传承古诗词、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如何写诗?怎样写好诗?记者对宁夏诗人薛锋进行创作访谈。

记者:为什么要写诗?

薛锋:对诗人来说诗如空气,生活不能没有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很多,阳光,草坪,鲜花,也有很多情感需要抒发,成功的喜悦,离愁和别绪等等。我们往往被现实困扰,心灵不得舒展,视线不够长远,很多时候对身边的美好熟视无睹,只顾眼前的琐碎,忘了诗和远方。解放自己,解放心灵,就会发现美就在身边。

写诗就是写心,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以歌咏的方式来表情达意就创作出了诗。读者通过读你的诗,能从心灵上与你达成共鸣。中秋节我们身在他乡,我们会面对明月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会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会对月感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诗句;我们怀想亲人,会想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当我们在大雪天想要找朋友相聚时,我们会说“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表达闲适优雅的古典美,是我们所追求的,怎能对生活中的美熟视无睹呢?

生活中的景、情、事都可以入诗,只要想写就会使自己释然许多,只要写了便会爱不释手,甚至痴迷于此,这就是诗的魅力!

记者:如何写诗?怎样写好诗?

薛锋: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常识的积累,诗的创作过程其实是我们对人生思考的成熟过程,写诗要观察生活,思考人生。

首先,要勤奋钻研理论知识。要系统学习诗歌理论,明白什么是诗、诗语、诗的声韵格律。关于诗的创作,各类理论书籍非常多,我推荐读王力的《诗词格律十讲》,听王步高教授的《诗词格律与写作》24讲,听听康震、蒙曼、郦波等老师主讲的古诗词鉴赏。诗有诗的语言,有其格律要求,创作必须合乎格律押韵要求,不能随心所欲,只要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写诗就不难了。

其次,要积极参与创作练习。学会写诗不难,写好却不易。意境在诗中,功夫在诗外。无论是加入诗词群学习还是参与同题诗练习,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时,熟能生巧,写得多了自然得心应手,还要反复推敲打磨,多方求教,批判性地吸收别人的意见。“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朝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的典范,这种精神值得推崇,我写《王有德治沙》耗时10天之久,请教老师不下10人才定稿,创作的每一首诗都必须做到不合格律决不发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总能找到合乎格律的准确表达诗意的词语,我们要执着追求,力争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我认为一首诗如果没有一句是令人称道的,就是失败的诗。

再次,要充满自信,乐观面对生活。创作诗歌是辛苦的事,我们必须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能写出好诗,同时要乐观达观,诗中要有积极向上的力量,让别人看到希望、给人以力量,就像曹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苏轼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等等,这些作品之所以流传千年,就是因为充满力量、激励人心。

最后,写诗要多发时代之声,讴歌新时代新风尚,要胸怀远大,志在千里,诗歌要与当下时代主流相契合,诗人要有家国情怀,不要陷入自我愁苦情绪中不能自拔。

本文来源:宁夏日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ugea.com/ogll/344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讴歌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