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讴歌 > 讴歌理念 > 正文 > 正文

什么是五家七宗禅学思想最全面的认识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12/29 14:10:01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提示:关于禅宗“五家七宗”内容,本文提出道知识点,约字供大家品读;在阅读时可能会消耗读者很长时间,建议:喜欢此内容的读者可以先收藏或者点赞,感谢您的支持。

1.法演宗师对五宗的风范怎样概括?

禅宗杨歧派三世五祖法演(-年),俗姓邓,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少年出家,35岁时落发受具,由浮山法远的指点,到舒州跟随白云守端,参悟得法,成为杨歧派法嗣。

曾经有僧人问法演:“百尺竿头,如何进步?”法演回答说:“快走就可以得到。”又问:“如何是临济的门风?”法演答:“五逆闻雷”,指犯了大罪的人听见雷声的恐惧感受。“五逆”指犯下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大逆不道的罪行。法演以此形容临济宗风峻烈,学人每闻禅师断喝而丧胆,其间并没有故弄玄虚。

法演还对其他宗派的门风也加以概括,法演以“红旗闪烁”喻云门宗风的表面气魄宏大,处处都有微露;以“弛书不到家”喻曹洞家风回头禅风,曹洞默照禅反观自照,默照着各种心念而不理它,只向着后念未起处默照,要把向外攀缘的心拉回,往自家里去观;以“断碑横古路”喻沩仰宗风显其深奥,就像古道上一截断碑倒下来,把路横挡着;以“巡人犯夜”喻法眼宗风隐微,就像从前在夜里巡逻的人,很谨慎、很小心。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法演的叙述都是从易处着眼,质朴无华,没有虚套的语言。

2.什么是“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

当头棒喝,可以使人猛醒,用棒用喝,是临济宗开悟的方便法门。唐代德山宣鉴禅师常以棒打为接引学人的方法,形成特殊的家风,被称为德山棒。这种开悟方法的目的是截断学人的心识活动,令其在猛然之间不假思索,可以直接见性;另一方面,这样做是不许学人直接说出悟境,以免触犯自性不可说的忌讳。

临济宗的义玄禅师是临济宗的祖师,他早年在希运禅师门下习禅,因此承袭了黄檗一家严峻的禅风。临济禅师常以大声呵斥来接引弟子,所以世人称他为“临济喝”,以彰显他独特的禅教方式。

云门饼是云门宗祖师文偃的法门,曾经有人向他请教佛法,他只对请教者说胡饼圆的,让学人吃胡饼去。云门以“糊饼”(胡麻所制作的饼)来回答佛意、祖意、如何是超佛越祖德问题,意思就是除着衣吃饭,屙屎送尿外,别无他意,所以说即便是超佛越祖的理论,也不过一个胡饼吃却了事。

(当头棒喝罗汉图陈洪绶绢本设色明代)画中罗汉的衣着布满皱褶,其手持一木棒,神色严峻地盯着前方。仿佛弟子言语间如有迷惑、蒙蔽心性之处,必给予当头一棒,以使其猛然醒悟而不再言说。这种突然打断弟子思路,令其刹那间直接认清自己的方式,即是禅宗有名的“当头棒喝”。

赵州茶是赵州从谂的开悟示语。赵州从谂是南岳下三世法嗣,相传有一僧人慕名来参拜赵州和尚,从谂问新到和尚:“曾到此间否?”答曰:“曾到。”从谂道:“吃茶去。”又问僧,僧答:“不曾到。”从谂道:“吃茶去。”后来,院主问从谂其中原因,从谂于是对院主也说:“吃茶去。”赵州茶警示学人学习佛法不是一个知性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对禅的体验也同样如此,就像要知道茶的味道,你必须亲自去喝那茶。

3.五宗有哪些著名的机锋?

禅宗公案的灵魂是机锋。所谓“机”,是指契合佛教真理的关键、机宜,就是给学人感受某种具体情境所激发而活动的心灵的作用;所谓“锋”,指活用禅机的敏锐、尖锋的状态。“机锋”在与他人对机或接化学人时,常用寄意深刻、无迹可寻,甚至于用超越逻辑的语言来表现禅悟境界或勘验对方。禅宗的机锋风格各异,迅疾如石火电光,峻峭似银山铁壁,锐利犹箭锋相拄。一般来说,古代公案的机锋分为四种:

机锋言行迅疾类,这类的代表公案有:啐啄之机、德山到沩山、翠岩眉毛、风穴铁牛机、一切声是佛声、定上座问临济等。

赞叹机锋互用类,这类的代表公案有:刘铁磨到沩山、明招茶铫、云门问僧、独坐大雄峰、慧寂慧然、乌臼问僧等。

激赏大机大用类,这类的代表公案有:好雪片片、麈中麈、赵州石桥、赵州四门等。

批评机锋迟钝类,这类的代表公案有:如来二种语、睦州问僧、大光野狐精、西院二错、桐峰大虫、黄巢后剑、一镞破三关等。

(禅画的机锋寒山拾得图因陀罗水墨画元代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画中描绘寒山、拾得二人被问及丰干禅师行踪时,沉默不语,只是呵呵大笑的禅宗机锋场景。两人蓬头光脚笑颜,虽寥寥数笔,但傲笑自若的禅僧形象跃然纸上,流露出一种超脱物累、大智若愚、狂放不羁的精神。

4.黄檗希运如何开创了临济宗?

临济宗是中国禅宗的五个主要流派之一。从曹溪的六祖慧能,历南岳、马祖、百丈、黄檗,一直到临济的义玄,称为临济宗法系。

黄檗希运少年时在家乡福建福清县随师出家。之后,他四处参谒名师,曾经拜访马祖道一,最后得到百丈山怀海禅师的真传。唐开成年间(-年)到宜丰黄檗山卓锡,宣讲自己所悟得的禅宗新法,希运继承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思想,而力倡“心即是佛”学说。他不主张读佛经,而主张读“公案”,四方僧侣闻名都前往问法。希运是由洪州禅向临济禅发展过渡的关键人物,他承接了马祖道一的法统,希运在中国禅宗史上的地位不仅在于他是洪州禅的继承者,更重要的是他的禅法直接影响了临济禅的形成,是临济法门的先驱。

之后义玄跟随希运学法33年,前往镇州(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弘扬黄檗希运所倡启的禅宗新法。这种禅宗新法因义玄在临济院弘扬一家宗风而传遍天下,后世遂称之为“临济宗”,而黄檗禅寺也因之成为临济宗祖庭。

5.临济宗的代表作是什么?

在北宋中期以后,临济禅已成了南禅的主要宗派,甚至在元明时期及以后,已有“天下寺院三分曹洞,七分临济”之说。临济宗在当时几乎可以说成了禅宗的代名词,临济宗的禅宗文化是深入南宗禅的思想,也是深入研究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临济宗的代表作是《临济录》,又称《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临济义玄禅师语录》、《慧照禅师语录》,被临济宗奉为最重要的语录。收在《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禅宗全书》第三十九册。语录中部分收录了义玄禅师的三玄三要、四料拣、四宾主、三句等话则;勘辨部分收录历参诸方时所商量的语要;行录还收载了义玄禅师的行状及记传等内容。

临济禅师在禅法传播过程中,方法灵活,形式多样,既继承包括黄檗禅法在内的南宗禅法的传统,又不断吸取其他禅派的禅法思想和方法,从而内外兼长,兼容并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禅法思想。

6.希运有哪些主要生平和著述?

黄檗希运禅师,福州人,幼年在本州黄檗山出家,因人启发,到江西去参马祖道一。那时道一已经圆寂,于是往见百丈怀海,得到真传。之后黄檗希运在洪州高安县鹫峰山建寺弘法,并改其山名为黄檗山,往来的学众很多。黄檗希运有《语录》、《传心法要》、《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各一卷行世。

《语录》,黄檗希运的禅学思想主要是继承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思想,而力倡“心即是佛”。所以他的语录也是表达这一思想的重要文献。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为禅宗早期重要著述。其主旨与《传法心要》相同,主要阐述“一心即佛”的要义。全书以问答形式,对“如何是佛”、“佛度众生否”、“佛性与众生性为同为别”等问题作了浅明解答,是早期的禅宗通俗说教读物。

《传心法要》此法要是黄檗祖师的弟子裴休集结的,有力地宣扬了禅宗直指单传心要,在当时及后世均有极大影响。

7.临济宗的思想特点是什么?

临济宗思想的主要宗旨有“四宾主”、“四料简”、“四照用”等,临济思想的主要特色就是方法灵活,形式多样。临济宗在接引学徒时,有意识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向。在临济宗留下的语录中,师徒之间充满了超出常规的对话,这些对话都是用来启迪弟子心智的,使学人在大惑之后获得新的心灵感悟。让学人打破一切枷锁,认为佛就是自己,自己以外的佛,无论如何财富高也只是束缚。

这种接引学人的方法,单刀直入,机锋峻烈。自从义玄用棒喝以来,以致宗杲的提倡看话,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或言句剿绝情识,使学人豁然醒悟。临济宗海大量运用形象揭示佛法,这样做避免了修行者涉理路、落言筌,而从形象中就可以体悟大道。临济宗的后世僧徒也将这种方法发扬光大,与临济宗交往较多的文人也多受其启发影响。

临济宗在五家宗派中流传最久,这一宗派思想把解脱的希望寄托在“自悟”、“自信”、“自主”的基础上。这虽然是禅创始以来的一贯主张,但发展到临济义玄,不仅提倡呵佛骂祖、不读佛经的做法,甚至到了“见佛杀佛”的程度。这就使他在“心佛平等”、“自性成佛”的道路上,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至此,传统佛教的面貌已经完全消失,禅宗思想的发展已达到顶峰。

(丹霞烧佛丹霞禅师烧木佛取暖因陀罗13—14世纪元代末期日本石桥艺术博物馆藏)在丹霞看来,木佛只是偶像,没有佛性所以能烧。所谓佛性,只能在自心找。临济宗的佛理反对偶像崇拜,强调在现实中去理解和实践,以期达到心佛平等,自己就是佛的境界。

8.为什么说临济宗风是五家中最为激烈的?

黄檗希运禅师继承了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思想,力倡“心即是佛”之说。所以希运不主张苦苦修行,而注重顿悟。黄檗希运禅师接引信徒的方式是单刀直入,机锋峻烈,常以手启或警句使修行者得到省悟。传说凡是向希运问法的人,入门之前必遭当头一棒,能对棒击领悟者,才可以被收为弟子。义玄曾三度向希运求寻禅法大义,三度被希运当头棒打,只得离开了黄檗。后来经大愚禅师指点,义玄明白了希运禅师的苦心,又重返黄檗,最终跟随希运学法。后来义玄在临济院开悟僧徒,也袭用希运“当头一棒”的接引法,并且发扬光大,在棒击同时伴随着一声大喝,后世所以产生“当头棒喝”的成语。

所以从义玄之后临济宗门风峻峭,“四宾主”、“四料简”与“四照用”为临济宗经常使用的传教方法,这些方法单刀直入,机锋峻烈,卷舒纵擒,活泼自在。有人形容临济宗风如铁锤击石,迸现火光闪闪的机用效果,似五雷轰顶,震裂心胆。这些传法风格犹若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而又被称为“临济将军”,在接引学人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或语言,行棒行喝,喝佛骂祖,剿绝情识,猛烈痛快,照用并行,使学者忽然省悟。

9.临济宗的传承情况如何?

临济宗的传承情况在禅门五宗中最为巩固。从曹溪的六祖慧能,历南岳、马祖、百丈、黄檗,一直到临济的义玄,称为临济宗,义玄也就是慧能的六世法孙。临济宗传至高僧楚圆门下,北宋中期,石霜楚圆门下黄龙慧南、杨歧方会两大弟子分别创立“黄龙派”与“杨歧派”。黄龙开宗者为慧南。慧南初学云门,后从临济,住持黄檗后,有法嗣83人,其门下弟子有晦堂祖心、宝峰克文、泐潭洪英、东林常总等,皆驰名禅林,他们都在黄檗山从慧南参禅,当时四方学徒竭蹶恐后。

宝峰克文在慧南圆寂后,又转移到洞山开堂,传弟子法嗣36人,而以德洪为上首。德洪不仅以诗名闻海内,而且精禅学,曾著《临济宗旨》。

晦堂祖心先后3次到黄檗山参禅,后往南昌黄龙寺,六传至灵源维清。日本僧人荣西将黄龙宗派引入日本,使临济宗在日本得到极大发展。13世纪初,日本僧人俊仍又将杨歧宗派传入日本。日本镰仓时代禅宗24派中,有20派出于杨歧法系。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临济宗信徒已逾万人。近现代著名大德法师有佛化、佛性、喜参、转逢、转道、瑞今、广洽、广义诸大师。派下旧时所属寺院有南普陀寺、普光寺、鸿山寺、天界寺、同安梅山寺等。

(临济义玄禅师)临济义玄禅师虽是佛门中人,但他不迷信权威,强调取消偶像,喝佛骂祖,建立起人的自信,对传统佛教是一次有力冲击,体现了临济禅性格之一面。两宋之后,天下丛林多是临济门下,于禅门几乎形成独霸的情势,也许与临济树立的峻烈而又活泼的宗风有关。

10.临济宗因何缘故传至近代而不绝?

临济宗是禅宗五家中传至近代而连绵不绝的一家宗派。

临济宗的创始祖师义玄的棒喝齐施、喝佛骂祖的宗风,目的无非是为了摆脱烦恼的束缚,可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他这种突破旧规、不拘一格的作风,对传统佛教来说是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是相对于传统的宗教仪式而言,义玄禅法更接近于世俗化,从而揭开了宗教神秘的面纱,佛法于是变得人人可修,人人可以成佛了。然而临济禅能于禅史上成为极有影响力的宗派,经久不衰,还在于他在禅法上另有一番建设,那就是临济禅所形成的完整系统的接引学人的应机设施。

中国的禅宗以明心见性为标榜,这符合一般人的心理,所以流行于社会各阶层。禅宗的五家之一临济宗义玄的禅风在五家之中最为强劲,无论是接引学人,还是阐释祖意,均新意迭出,不拘一格。但他始终清晰准确的把握着禅宗顿悟的最高原则,比如义玄的大悟因缘,就是一个顿悟的典型的范例。这些接引方式都是禅宗发展的有利因素。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临济宗历代都有大德禅师,比如黄龙慧南、杨歧方会等等,这些禅师对临济宗的思想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再加上临济宗在海外的推广,使得临济宗在不断进步。

11.临济宗如何发挥了慧能禅学对人的肯定?

在马祖的洪州禅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对“佛”的公开挑战的言行,三十二相,八十种佛,在那时就已经抹杀了佛的神圣性和神秘性。丹霞天然禅师烧佛取暖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例。一切经书佛像只是引导人开悟的工具,方便指引,不可认指为月。

临济宗喝佛骂祖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把依靠他人的力量回归到发现自身的价值,把人们从重视佛的观念转向重视人的力量,体会到人的自觉自悟是成佛的根本,人开始重新确立人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并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和认识佛教。

虽然义玄禅风看起来佛来斩佛,魔来斩魔,但他的理论核心仍是马祖的“即心是佛”。“心性”论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思想,是慧能禅学的核心。慧能认为支配世间万事万物存在的,即是人的本性或本心,而非其他,强调“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慧能心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蕴涵了全部佛教道理,是成佛的内在依据。人人本来是佛,吾心本来是佛,吾心本来清净明朗,功德具足,众生与佛同一心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所以义玄说:“如今学道人,且要自信,莫向外求,总上它闲尘境,却不辨邪正。”又说:“自达摩大师从西土来,只是觅个不受人惑的人。”这就是说,修行者要相信自己心即是佛,佛在自心,自心本来清净。解脱不靠他力而要尽其在我,恢复人的尊严,突出人的价值。

(巴慰祖像闵贞立轴纸本设色纵.5厘米横31.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临济宗发挥了慧能禅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重视自身的佛性与清净,认为吾心本来是佛,吾心本来清净明朗。图中素来信佛的清代书画家巴慰祖跏趺坐于绣团之上,身披红裳,似罗汉状。人物面部写实生动,参用西方绘画技法,晕染有致。而衣纹却用枯笔焦墨勾画。绣团又用工笔填彩写出,整图工写相辅,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12.怎样理解临济宗的“四料拣”?

“四料拣”为临济宗义玄禅师所施设的应机应时,予夺随宜,杀活自在地教导学人的四种规则:(1)夺人不夺境,(2)夺境不夺人,(3)人境俱夺,(4)人境俱不夺。

夺人不夺境,义玄禅师解释为“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孩垂发白如丝”,这句诗上句存境,下句夺人,婴孩才出生,不久便白发如丝,教人猛醒,所以是夺人。夺境不夺人,义玄禅师解释为“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烟尘”,这一段上句夺境,下句存人。因为将军被围困在塞外,说明“王令已行天下遍”这个局面(境)实际在将军这里并没有形成。人境俱夺,义玄禅师解释为“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汾(州治西河,今山西汾阳县)绝信,各处一方”,这样说就是人和境都被夺走。人境俱不夺,义玄禅师解释为“王登宝殿,野老讴歌”,互相都没有被夺走。

通俗地说夺人不夺境,就是夺主观而仅存客观,在万法之外不承认自己,以破除修行者对人、我见之执著;夺境不夺人,就是夺客观而仅存主观,以世界映现在修行者一己的心中,破除以法为实有的观点;人境俱夺,就是否定主、客观的见,兼破我执与法执;人境俱不夺,就是肯定主、客观各各的存在。在这里“人”,是主观作用,是自我;“境”是外界,是客观。

13.“三玄三要”的内容和影响如何?

义玄禅师曾经说:“大凡举唱宗乘,一句中须具三玄门,一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汝等诸人,作么会生?”这就是临济传颂的三玄三要。“三玄三要”是临济禅师心诣所旨,因他用心细密,亲历过来,所以把功夫由浅到深,由初步到最后的方法解释得隐秘一些。临济宗禅人的解释,“三玄”是指体中玄、句中玄、玄中玄;“三要”,指蕴涵于三玄之中的接机方法。

“体中玄”是用发自真实心体的一般性语句,来显露真实的道理,显示玄中的心体。“句中玄”指使用语意不明确的巧言妙说,不拘泥于语言本身,但能显示玄妙的道理,已经进入了相对自由的境界。“玄中玄”是语言虽然出自心体,却又离于心体,启迪参禅者不拘泥于语言的表象,而要体味言外言,意外意。

(意在画外日希发图陈洪绶纸本设色明代重庆博物馆藏)禅画中一位高士洗发后长发披肩,醉眼蒙眬、手舞足蹈,其沉醉诗酒、狂放不羁的高士形象跃然纸上。临济的“玄中玄”也是如此,参禅者只有不拘泥表象,才能体味到画中的禅意。

“第一要”,是指根境俱忘,将主观和客观扫荡无余。“第二要”,指禅师在使用各种粉碎学人疑情妄念时,要详加察辨,随机应变,能杀能活,不著言句,对机才愈加巧妙。“第三要”,禅师通过山崩海竭、纵去夺来种种施设之后,学人自明本心,禅师不再使用固定的垂钩下钓的方法,而是随机妙用。

三玄三要的主旨,在于得意忘言,理解言外之意,切断修行者从义上理解知见,这不是拘泥于文字上的禅宗开悟心法。

14.什么是“四宾主”?

临济“四宾主”是临济宗采用的另一种门庭施设,也是由义玄创立的。“宾”,指参禅者或不懂禅理者,“主”指禅师懂禅理者。意在考察参禅主体问答中是否真正掌握禅理的方法。

在临济传法时有一天上堂,东西两堂首座相见,便同时一喝,当时有一位僧人问义玄:“还有学人与老师的分别吗?”义玄说:“学生与老师历来如此。”于是义玄又召众人说:“要懂得临济的宾主句,就得问取堂中的两首座。”

义玄在这里提出了“宾看主”、“主看宾”、“主看主”、“宾看宾”四句,即“宾主”双方言论往来的四种情况。所谓“宾看主”,就是指参禅者掌握禅理,而禅师不懂装懂;所谓“主看宾”,指禅师掌握禅理,而参禅者不懂装懂;所谓“主看主”,指禅师和参禅者都懂禅理;所谓“宾看宾”,指禅师和参禅者都不懂禅理,但又互相卖弄。

义玄说破这个道理是想通过宾主之间的对应,考察双方的学识浅深,悟境的高下。宾主双方相见,肯定是以言语机锋相对应往来,但宾主双方必须根据对方不同程度的学识和悟境,而应物现形,灵活多用,给以回应和表示,使双方在简单的言语机锋或一棒一喝中得到生命的启示和解脱。

15.什么是“四照用”?

临济义玄的“四照用”是根据学人的根基利钝、功夫深浅而临时施设的教学方法。“照”是对事物客体的一种洞观彻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般若空观上的。“用”是在承认假有的基础上对主观情见的认识。照是针对境,用是针对人。照是破除法,用是破除见。照与用的同时、不同时是临济门庭接引学人灵活自如、卷舒纵擒的方法,都是根据接机之时的不同情况临时发挥,并非现成安排,其目的在于破除修行者的我法二执,达到般若自性空的悟境。

根据明本《临济录》记载:“示众云:吾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先照后用,有人在;先用后照,有法在;照用同时,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敲骨吸髓,痛下针锥;照用不同时,有问有答,立宾立主,合水和泥,应机接物。若是过量人,向未举已前,撩起便行,犹较些子。”

这就是说,对法执沉迷重的人,先破除其对法的执著;对我执沉迷重的人,先破除其我执;对于我、法二执俱沉迷重的人,那就毫不客气了,“痛下针锥”;对于某些特殊的禅人,同取法不一定,灵活多用,临时发挥,随机施教;对于那些“过量人”,我、法二执都已经断除了,悟入了真如佛性,就不用再做任何提示了。

16.什么是“临济四喝”?

“临济四喝”是禅宗的一道著名公案,是指唐代临济义玄禅师以“喝”接引徒众的四种方法。

根据《临济录》中记载:“师问僧: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么生会?僧拟议,师便喝。”

禅宗的一喝有多种效用,临济这一则公案有四种功效。第一喝为阐发大机的喝,在于学人心中有知解情量,于是拘于名相言句时大喝,这个时候的喝有若宝剑截物一般。第二喝为大机大用的一喝,是在修行者为揣测度量师家,表现出小机小见时,震威一喝,如狮子哮吼时,野兽脑裂。第三喝为师家勘验学人的修行,或学人测试师家时所用,为勘验的大喝。第四喝即向上的一喝,虽不入前三喝之中,却能将前三喝收摄在其中。

在这则公案中,临济义玄禅师以四喝警示僧人,僧人依然不能会得佛法,还要议论,因此临济再下一喝。

17.后人如何评价“临济四喝”?

禅宗著名的“临济四喝”与“德山棒”齐名,也是从“德山棒”发展而来。

到了临济,“德山棒”已经发展到“八棒”,与这“四喝”一起称做“八棒四喝”,临济就是靠这“八棒四喝”,把临济宗发扬光大,成为后来禅宗第一大宗派。因而在佛教界有“临天下,曹一角”的说法,来形容“临济宗”的势力之大。

喝,最初是由马祖道一禅师对百丈怀海禅师使用的,到临济义玄禅师这里有所发挥。后人对四喝的形容非常形象,认为第一喝金刚宝剑式的大喝,将所有的疑情悉皆摧毁。此时乾坤失色,日月无光,纵使你的迷惑大如须弥,也被推倒在半空,粉碎无余。第二喝“踞地狮子”,犹如狮子振威一喝,令人丧胆亡魂,犹如哀猿般发出肝胆欲碎的啼鸣,震惊四野。第三喝所使用的手段,是勘验式的大喝。师家通过这一喝,可以测验出学人深浅明暗的功夫,看看他有无师承,有见识还是没有见识。形容第四喝是最不着痕迹的,虽然不在前三喝之中,却能将前三喝收摄无余。其中千变万化,不可端倪。

(暮鼓晨钟)临济的喝、德山的棒,都是一种突然而来的震撼,犹如暮鼓晨钟,打断当下所想,摧毁固有的观念,进而别开生面形成新的观感和认识,有无佛性刹那见分晓。

18.什么是临济宗的“三句得失”?

临济义玄禅师曾经说:“山僧今日见处,与祖佛不别。若第一句中荐得,堪与祖佛为师。若第二句中荐得,堪与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僧人便问他:“如何是第一句?”义玄禅师说:“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僧人又问:“如何是第二句?”义玄禅师说:“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负截流机。”僧人依旧问:“如何是第三句?”义玄禅师:“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

这里义玄禅师所说的“第一句”是存在于言语以前的真实意味,提示学人要体现真实的心性。所指的“三要”,就是蕴涵于三玄之中的接机方法。“第二句”具体说明真佛的绝对,是对“第一句”真佛具现的悟解领会。“第三句”是专对不通第一、二句的钝根求道者而设立的各种方便法门,就像傀儡师所显现的神头鬼面一样,直接让修行者看到。“三句”是临济接引各种根器的禅者所运用的语言方法,大根利器的修行者,不待思量就可以心开意解;小根钝器修行者,搜索枯肠仍然找不到窍门。

19.什么是“十智同真”?

“十智同真”是善昭接引学人的方法,善昭是宋代临济宗的禅僧,就是通常所说的汾阳善昭。太原人,俗姓俞。十四岁时,因为父母相继去世,于是剃发受具出家。开始学习禅法时游历四方,参访著名的禅师七十一人。最后在首山省念禅师的指导下大悟,并继承了法系。后来汾州僧俗千余人联名写信,特请善昭的同学契聪禅师携信到襄州白马山迎请善昭到汾州大中寺太子禅院担任住持并传法。善昭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于是答应到太子禅院传法。

(汾阳善昭禅师)北宋临济宗的振兴,尤以汾阳善昭禅师的影响最大。善昭在传法过程中很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不仅经常根据场合引述以往禅师的语录,而且有时以所谓代语、别语、诘语等禅语表达形式加以评论和发挥,还对流传的禅语公案以偈颂的形式加以评述,编撰成《颂古百则》,对宋代文字禅的发展影响极大。

善昭著作非常多,在善昭生前已经有他的语录集传世,现存记录的有《汾阳无德禅师语录》、《汾阳昭禅师语录》、《汾阳昭禅师语要》等著述传世。

善昭的“十智同真”表示十智同归于一个真如的含意。十智就是:同一质、同大事、总同参、同真智、同遍普、同具足、同得失、同生杀、同音吼、同得入。又作十同真智。汾阳善昭禅师曾经说过:“作为一个讲法的禅师,必须具十智同真,如果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辨,缁素不分,就不能成为人天的眼目,代替他们决断是非。”

20.义玄的思想受谁的影响?

临济义玄禅师的思想直接来源是希运禅师,但是希运禅师的思想又是来源马祖道一,黄檗希运的禅法思想主要是继承马祖道一的“即心是佛,是心作佛”的核心思想,所以说临济义玄禅师的思想是两者的结合。

根据记载临济义玄禅师的思想接受马祖道一的“心即是佛”的影响。一脉相承的义玄,不但把前辈的心法完整地承袭下来,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发挥和改进,所以构成了临济禅无论从禅法和禅风上都具有独特性格的风骨。与前辈相比之下,倒显得更胜一筹。同时义玄不但继承了“即心是佛”,更发挥了希运的“无心是道”和马祖的“逍遥、任运”等意境论,形成了他“无位真人”、“无依道人”和“无修无证”等思想体系,以及他棒喝齐施、喝佛骂祖的活泼自由的禅风。

临济义玄禅师的峻烈机锋也受希运影响很大。临济义玄禅师在希运禅师去世后来到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临济禅院弘法,使用的都是希运的棒喝机锋,所以后人因此称其宗门为临济宗,又把黄檗作为祖庭。唐咸通八年(年)四月十日,义玄寂然而逝,谥慧照禅师,塔号澄灵。

21.义玄有哪些主要生平和著述?

临济义玄禅师(?-年),唐代著名高僧,镇州(今正定)临济院住持,是禅宗五家之一临济宗的创始人。俗姓邢,曹州南华县(今山东东明县)人,自幼聪颖。出家前因为孝道被人称赞,落发受戒后,精研佛典,游方参学,一惮艰苦。最初拜在洪州黄檗山(今江西宜丰西北)希运禅师门下,后来又到高安参谒大愚禅师,得悟黄檗宗旨,返回黄檗山,习禅20年,受黄檗印可,之后决定北上弘扬禅道。

(临济寺澄灵塔)晚唐时义玄禅师主持临济院,创立临济宗,不仅将江南广为流行的禅宗传播到北国,而且以北方人的豪迈勇猛阐发禅宗新义,为禅宗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盛极一时。义玄逝寂后,众弟子建衣钵塔葬之,名曰“澄灵塔”。

唐大中八年(年),到镇州(今正定)临济院,当时的住持普化禅师主动让位给他。义玄住持临济院,开始广接徒众,弘扬黄檗宗风,用“四宾主”、“四料拣”、“四照用”的宗旨接引禅入。他的禅风以“单刀直入、机锋峻峭”著称,常以“棒喝”接引学人,于是声名远播,发展成为一大宗派,以寺院得名,所以号称临济宗。唐咸通八年(年)四月十日,义玄在大名府兴华寺东堂圆寂。他的弟子将舍利分建二塔收藏,一塔在河北大名,一塔在正定城内临济寺,都叫做“澄灵塔”。唐懿宗敕谥“慧照大师”。弟子惠然辑合了他的语录,撰写成《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简称《临济录》。

22.临济义玄是怎样三度挨打而悟道的?

临济义玄跟随希运学习禅法的起初只是在门下随大众参侍,有一次寺院的首座鼓励他上前问话,可以接个机缘。义玄问希运,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这是禅门中的一般所问的话头。希运听完并不回答伸手就打,义玄问了三遍,结果三次挨打。义玄向首座辞行,说道:承您激励我问话,受赐三棒,但只怪我太愚笨,不能领悟,我再到他方行脚去了。首座急忙去告诉希运说,义玄虽然是新来的,但很有根器,不要放弃了,等他来辞行时请您再接引他一下。

第二天,义玄向希运告别,希运指点他去参见大愚和尚。义玄见到大愚,大愚问:你从什么地方来的?义玄回答从希运处来。大愚又问:希运有什么指教没有?义玄就说了三问三度被打的事,并说,不知我错在什么地方。大愚说,希运这个老太婆,还对你那么亲切叮嘱。你也真是笨,竟然还来问我错在哪儿。义玄顿时大悟,说道,原来希运的佛法也不过如此。于是大愚一把抓住他说,你这个尿床鬼,刚才还说不会,现在又这样说,你究竟知道了什么道理,快讲快讲!义玄却只是捣了大愚三拳,于是转回来见希运。

希运问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大愚说什么了?义玄告诉他大愚所说。希运说,这老东西,下次见到他,我要痛打他一顿。义玄说,还等下次?现在就打。接着就给希运一拳。希运哈哈大笑,印可了义玄。于是义玄成为希运的正式法嗣。

23.什么是“逢佛杀佛,逢祖杀祖”?

临济义玄阐释的佛法要求修心自信,从这种自信精神发出,义玄发展出了喝佛骂祖的禅风。临济一派研习禅法时候的言语十分激烈,这也是为了突出现实的、具体的人的主体地位。义玄骂佛祖是“干屎橛”,把得到等觉、妙觉境界者呼为“担枷锁汉”,把罗汉、辟支佛称为“厕秽”,把菩提涅槃视为“系驴橛”。发展到后来临济一派不但骂,还要斩尽杀绝,断了人们的崇拜之念,义玄要求“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义玄的禅法鼓励人们不要像个新媳妇那样怕这怕那,要敢于反权威,反偶像,所以说“若似新妇子禅师,便即趁你出院,不与饭吃。”

义玄指出,喝佛骂祖,毁僧谤经,只有大善知识才能做到,“夫大善知识始敢毁佛毁祖,是非天下,排斥三藏教,辱骂诸小儿,向逆顺中觅人。”大善知识是已经觉悟自性的人,如果并未觉悟,而在呵佛骂祖的号召下模仿其形式是违反禅的本性的,这样就会产生流弊。

(巴米扬大佛)这是阿富汗巴米扬两尊巨大的佛陀立像之一,雕刻在砂岩悬崖的表面。年被人为毁坏,世人纷纷扼腕叹息。但是,在临济宗眼里,毁坏的不过是一堆石头而已,佛在自己心里,佛就是自己,怎么会毁坏呢?

24.义玄的禅学有哪些以道释儒的玄学思想?

在禅宗五家中临济宗出现最早,创始人义玄嗣法黄檗希运禅师,在大愚和尚的启发下悟道。之后便各地参访,与各宗各派的禅师交往,对当时禅宗界存在的问题也有自己的想法。

义玄的禅宗思想继承大乘佛教讲究普度众生的观点,这一点颇合儒家思想。另外,义玄对有无的探讨、表达,以及“宗眼”的玄学化,则是“引庄入禅”。庄周玄学思想的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或者某种大范围的包容发展出禅宗的南宗对印度原始佛教的攻击。禅宗一定程度与玄学的切合,也使得士大夫们有机会把儒释合并。

临济义玄由此而发展了马祖道一的“即心是佛”思想,强调的侧重点在于佛性存在于世界的一切地方,一切现象中,所谓“立处皆真”。特别是要“自信”。要让学人坚信自己佛性与佛、祖无别。临济义玄的颠覆传统观念也是玄学的重要特色。临济云门均喝佛骂祖,破除对佛祖的执著。义玄自称“始敢毁佛毁祖,是非天下,骂辱诸小儿,向逆顺中觅人。”

25.义玄是怎样强调自侍与自信的?

自信是义玄禅法的重要特色,也是义玄再三渲染的观点。义玄所提倡的自信就是绝对相信自己的心上,有一位佛,不要向外驰求、崇拜经典,相信自己就是那尊佛,不要相信在你的心外还有什么佛、祖在。所以他告诫修行者说:“道流,且要自信,莫向外觅”、“你欲识祖佛么?只你面前听法底是。”义玄认为在修行者中有许多人终不得解脱是因为不信自己是佛,总是向外求佛。所以他说“如今学者不得,病在甚处?病在不自信处。你若自信不及,即便茫茫地,徇一切境转,被他万境回转,不得自由。”一般的人都不信这一点,所以终日忙忙碌碌,“大丈夫儿,今日方知本来无事,只为信不及,念念驰求,抬头觅头,自不能歇。”

义玄还认为“大器者直要不受人惑,随处作主,立处皆真。但有来者,皆不得受。”义玄强调自信和自主相联系,不是一般的自信自己,而是“随处作主”,不论在何种境况下,都要清醒,不能失去自我,失去主宰。不管外境多么精彩纷呈,都是空幻的,不要受它迷惑,只有你内在的清净心才是真实的。正是从这种自信精神发出,义玄发展出了呵佛骂祖的禅风,义玄在激发修行者理解佛法中言语十分激烈,这也是为了突出现实的、具体的人的主体地位,建立修行者的自信。

26.义玄对客观世界的否定达到了何种状态?

临济宗义玄继承了马祖道一的“心即是佛”的观点,所以强调修行者自己的心性,对唯心观念的推崇达到了癫狂状态。

义玄从他继承的禅宗“三界唯心”的看法出发,他说:“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三即一,皆是空名,而无实有。”又说:“心生,种种法(指客观世界)生;心灭,种种法灭”,“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以梦幻空花,何劳把捉。”这些说法每一个都是在强调世界就是没有的,无的,所谓的“三界”就是心。

所以说义玄的思想体系,是对客观世界作彻底的否定。他认为修行者应该以世界的“空”、“无”为起点,他的禅法就是引导学人通过日常生活去体悟禅的神秘意境。义玄接引弟子采用一种凌厉的“棒喝”办法,突然使你扫去迷雾,顿时明心见性。这样的方式就是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认为理解、无视外界的惊恐后,就可以达到开悟。

(佛说十法界图)此图除告诫向善外,也表现出万法唯心所造,唯识所变的观点,与义玄的“三界唯心”有相通之处。一念起贪、嗔、痴,即蒙蔽佛性,便犹如坠罪恶界;一念起悟,与佛心相应,即见本身佛性,如现佛菩萨法界。

27.怎样才能做“真正学道人”?

义玄教导弟子说:“如今学道人,且要自信。莫向外觅,总上他闲尘境,都不辨邪正。”所谓“自信”,就是指“不受人惑”,亲自辨别“邪正”。所以他强调“你若欲得如法,直须是大丈夫始得。”这意味着,他把禅的全部意义归结到培养人的自主自信上,这无疑是一种极其深刻的见解,也就是说一个修行者要自信,对自己的心性完全自信。

义玄认为,依据就在即心即佛、人人本来是佛,或即在无心无佛、无心是道上。义玄曾针对当时一般缺乏自信的禅僧,提出严厉批评,说他们好比“只管傍家负死尸行,担却担子天下走”,“披枷带锁,永无解脱之期”。他指出,是否具有强烈的自信就是解脱的关键。

所以义玄指出,能称得上“真正学道人”的,是具有真正见解的人。真正学道人的特点是自由任运、无为解脱,从自由解脱角度说,真正学道人又可称为“无依道人”。“无依”就是指无所依赖,既不依菩提、涅槃,也不依佛、菩萨,因为人人本来是佛,自由解脱。从无为而无不为的功能说,真正学道人又可名为“无位真人”。“无位”就是指不住于阶级地位,超脱于四圣六凡的阶位。这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真正学道人”。

28.“立处即真”是怎样的境界?

义玄在继承和发挥了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或“触类是道”思想之后,大力提倡主体的随时随地自觉、自悟,由此他进一步提出“立处即真”的命题。义玄说:“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古人云:向外作工夫,总是痴顽汉。你且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境来回换不得。纵有从来习气,五无间业,自为解脱大海。”义玄认为,佛法没有刻意用功的地方,只是平平常常做事,不必去追求。修道者要“立处即真”,把事事处处都视为道场,日常行事都能成为解脱成佛的契机,这种境界就是在生活中随时体证自己的心性。

所以临济宗人在强调“立处皆真”的前提下,比早期洪州宗更加突出了主体的自主作用,从而使禅宗更为大众化和生活化了。这种思想导致这一宗派在教学方法和禅修方式上比以往更凌厉了,在方法上也更灵活了,从而埋下了后来呵佛骂祖、拳打棒喝的狂禅的种子。

(平常就是佛拾得图颜辉轴绢本元代)图中拾得和尚着灰黑衲衣,在幽暗中手拄竹帚,露出比“八颗牙齿”式微笑更多牙齿的大笑,十分开怀。临济禅意所指,佛法就是平常如执帚扫地之事,所处之地无不是道场,所行之事无不有佛理。

29.义玄掐住麻谷是在哪一次谈话中?

临济宗义玄强调禅似灵感,追之不及,不求即近,所以他开导修行者时候追求“速道”。

临济的宗风就是认同对禅的体验,在于将禅与我完全合一。既无时间间隔,也无空间距离,往往在电光石火之际,兔起鹘落之间。

而义玄自己对禅的体验,也的确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同时,他在指导他人时候要求修行者能步入此境,于是他常常采用“速道”和棒喝的方式接引学人。

有一次,麻谷同他对话,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开始麻谷问义玄:“十二面观音,哪个是正面?”义玄不做回答,而是直接从禅床上跳下来,一把擒住他道:“十二面观音到哪里去了?快说!快说!”麻谷也不做回答又问义玄:“大悲千手眼,哪个是正眼?”义玄掐住他道:“大悲千手眼,为什么生正眼?速道!速道!”就在这“掐住”的刹那间,麻谷即顿即悟,义玄就是以此来证道学人的。

30.沩山灵佑是如何开悟的?

沩山灵佑为寻求开悟,于是来到百丈禅师门下习禅。但是百丈禅师并没有跟他讨论禅法。

时隔一段,在一个冬夜,山风凛冽,百丈禅师一觉醒来,冻得浑身哆嗦。他伸手探探床前的火盆,感觉里边尚有一丝温热,于是吩咐侍立一旁的灵佑说:“你拨一拨炉中,看看有火没有?”

灵佑拿起火棍草草拨过就说:“师父,炉中没火了。”

百丈禅师站起身来,拿过火棍向底下深深一拨,于是拨出一点火星,给灵佑看,并说:“你说没有火,这是什么?”

灵佑于是得以开悟,百丈又说:“你先前未悟只是暂时的。修行要想认识佛性的义理,应当观察时节的条件和关系。时节到了,如迷忽悟,如忘忽忆。你今天已经有所认识,是自己体证。”

第二天,百丈又问道:“你带火来了吗?”灵佑随即拾起一根柴吹了两下,递给师父。百丈禅师赞叹地说:“如虫御木,偶尔成文。”

沩山于炉中拨火未见火,百丈深拨其底见火星,无火亦有火;沩山拾起柴吹两吹,柴头无火又有火。

这种“火”喻比本体心性,原本自身已具备,迷时不见悟时逢。沩山由此发悟,百丈因此说对于本体心性的了悟,就好比小虫蚀木一样,虽则偶然,但点滴积累,总会了悟的。

31.仰山慧寂为何火烧九十七圆相机法?

仰山慧寂,原籍广东人,九岁时出家为僧,跟随老师沩山学习禅法,并且一起创建沩仰宗。以善于接机利物著称于世。

他最初出家是跟随耽源禅师,深得禅师赏识,耽源于是把慧忠国师传下的一本圆相法门秘笈又传给他,在耽源应真那里,仰山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南阳国师所传授下来的九十七种圆相图,这是仰山禅法中一个至为重要的内容。耽源传给他经书时候对他说:“国师当时传得六代祖师圆相,共九十七个,授予老僧。乃曰:‘吾灭后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弥到来,大兴此教,次第传授,无令断绝。’我今付汝,汝当奉持。”慧寂拿过来只看了一遍,就扔进火炉把它烧掉了,耽源十分生气说:“我这法门,独门传授你怎么把它烧了呢?”慧寂回答说:“我一看就知道意思了,还留着它干什么?”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0%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ugea.com/ogll/34340.html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讴歌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